中美贸易战:如何用好“337调查”双刃剑

2017-04-28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7.3.1讯:近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根据美国钢铁公司的撤诉动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行政法官发布初裁(第56号令),终止对华碳钢和合金钢“337调查”案中有关商业秘密指控的调查。预计,ITC将于30日内作出终止该项调查的最终裁决。历时10个月,美国针对中国钢铁的“337调查”全部终止。关于中国钢铁行业在美国遭遇“337调查”全部初裁已终止的好消息传来,让在美投资的中资企业不禁为之欢欣鼓舞。


对于本次完胜,业内人士认为,归功于国家、协会、企业和中美律所的多方联动。对于今后中国企业遭受“337调查”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另外,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中国企业也可以利用“337调查”进行反制,比如,中国企业也可以起诉美国企业,甚至可以在中国提出诉讼。


历时10个月,中国钢铁官司大获全胜

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条款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人的权益不受涉嫌侵权的进口产品所侵害。


2016年4月,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调查申请,对中国出口美国的碳钢和合金钢产品提起“337调查”,指控中国企业存在:反垄断密谋,窃取商业秘密,以及使用虚假原产地标识。美国钢铁公司要求阻止所有中国制造的碳钢和合金刚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并阻止在美国境内销售或推销该等钢产品。1个月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共计39家中国钢企正式发起“337调查”。


同年1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行政法官作出初裁,认定美申请人未能按照美国《反垄断法》的要求证明其遭受垄断行为的损害,也未能提供有关掠夺性定价行为发生的事实性证据,因此决定终止第一项调查。


而在2017年1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缺乏直接证据为由终止了第三项指控的调查,即关于“使用虚假原产地标识”调查。2月,美国钢铁公司发表声明,称正在撤回针对中国黑客窃取其高科技钢铁关键配方的诉讼,第二项调查终止。


至此,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目前已终止对三项指控的全部调查,中国钢铁行业在美国首次遭遇“337调查”大获全胜。


各方联动方能成功

本次中国钢铁在美能取得完胜,究其原因,是国家、协会、企业和中美律所等多方联动结果。


针对本次“337调查”,中国商务部曾该案立案后的第二天即发文表示,美国史无前例地针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337调查”,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中国商务部认为美方对中国钢铁发起的“337调查”,其申请和指控“没有事实依据”。


为了帮助企业应诉,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等协会据理力争,在美国商界不断进行游说。


39家钢企虽然受到指控不一,有的三项均涉,有的部分涉及。但这些企业能够迅速抱团共同应对,集中注意力在一些广泛层面上的抗辩,对于高额的诉讼费用进行协调,并分担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美国的几家律师事务所也参与其中,帮助这些企业在美国胜诉。


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美开展贸易投资活动。而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的对华贸易政策走向则成为中国企业目前关注的焦点。若特朗普兑现其竞选承诺,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贸易政策,增加关税并加大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公平贸易审查力度,势必将加大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特别是赴美投资风险,有必要国家、协会、企业和律师四方联动,共同为企业的顺利“出海”保驾护航。


协助中国钢铁企业打官司的美国GT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戴维斯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美国法律框架下,总统也不可以做‘出格’的事情。不仅是中国企业,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企业在美国经商也必须遵守美国的法律。

声明:本文系本网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